六、成都市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研究
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需要使我市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得到充分释放。研究内容应包括:客观计算及评价我市潜在GDP,潜在GDP转化为现实经济增长率的途径,如何更好地吸引民间投资,如何形成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内需与外需、消费与投资的调控目标如何确定,如何保持投资力度,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如何进一步完善等。
七、成都市重大结构调整研究
推进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内容应包括:对“十五”期间我市重大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成效和政策措施进行评估,预测“十一五”期间结构性矛盾的新变化,提出“十一五”期间重大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重点内容、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
八、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
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大是阻碍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内容应包括: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差距及到2010年变动趋势的判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内涵和途径,目前的制度和政策障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改革措施、制度创新和其他政策措施。
九、成都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城市化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内容应包括:加快城市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我市城市化取得的成绩、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分析相应的政策措施。
十、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投资和消费关系及其政策研究
研究内容应包括:我市投资和消费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外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比较研究;我市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和体制特征对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影响;企业、个人、政府投资和消费行为分析;“十一五”时期投资和消费政策的选择,提高消费率的主要措施。
十一、成都市“三农”问题对策研究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之一。研究内容应包括:如何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壮大县域经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措施和其他政策措施等。
十二、成都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新跨越是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研究内容应包括: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内涵和主要特征、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十一五”期间推进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遵循的原则及相关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十一五”期间工业布局、园区发展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十三、成都市加速推进信息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研究内容应包括:如何使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更紧密地结合,如何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如何通过信息化延长产业链,信息化建设中关联业务之间的标准化问题,“十一五”期间推进信息化的重点内容、主要途径、制度创新及配套政策措施,如何避免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复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