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理清发展思路,奠定科学编制规划的基础,我们在认真调研和广泛听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从环境分析、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33个重大课题,并将通过内部组织力量、直接委托和公开招标的形式开展研究工作。现将课题研究指南公布,供开展“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参考。
一、成都市“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理清发展思路是编制好规划的基础,研究内容应包括:“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方针、重点和政策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阶段性任务;科学发展观研究;主要发展思路比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发展思路的回顾总结,国内部分省市发展思路的比较借鉴;国内外形势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制约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和矛盾分析;“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内容概括、观点论证和研究依据。
二、成都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研究
深刻分析我市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内容应包括:分析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基本特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问题、国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动趋势,分析上述环境变化可能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失业率、价格、净出口等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对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提出建议。
三、成都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冲击和危害。如缺少重大产业化项目、全方位改革开放不够、存在体制性障碍、农民增收困难、就业压力大、能源制约等问题。研究内容应包括: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十一五”期间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因素作出判断,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分析,提出较为科学系统的应对措施体系,突出可操作性。
四、成都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
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市第十次党代会也提出,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研究内容应包括:小康社会的内涵,小康社会在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展望,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如何解决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等。
五、成都市实现“三最”奋斗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研究
根据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最”奋斗目标,需要对实现此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做认真分析,提出对策。研究内容应包括:支撑实现“三最”目标所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如电力等基础性资源的约束、内需与外需的约束、人口与就业的约束、财政的约束、国内外环境的约束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约束等,消除这些约束条件应采取的各种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