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的决定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的决定
 (2004年2月24日 呼党发[2004]4号)


  加快推进我市农村小康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艰巨性,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下更大的气力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继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奋斗目标
  到2007年,我市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指导性目标是:
  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2、全市50%以上的耕地基本实现水利化,所有灌溉面积实现节水灌溉。
  3、牲畜总头数达到500万头(只),其中奶牛达到100万头,鲜奶产量达到350万吨。
  4、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民全部移民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部分条件好的地区基本步入小康。
  5、提高城镇化水平,农村城镇化率达到35%(不含市四区)。
  6、全市林地面积新增197.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7.9%提高到27%。
  三、主要措施
  (一)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实现提质增收
  大力发展畜牧业。发展集约化高效畜牧业,全面实行禁牧和舍饲圈养。丘陵、山区及交通不便的地区重点发展舍饲牛、羊育肥和特色庭院养殖。到2007年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70%以上。
  优化种植结构。扩大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全市种植业调整后的格局大致为:“六个100万亩基地”,优质粮饲兼用玉米种植基地100万亩,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基地100万亩,青贮饲草种植基地100万亩,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100万亩,无公害蔬菜、瓜果、中药材、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基地100万亩,高淀粉玉米及小杂粮种植基地100万亩。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