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幼儿园的管理。要统筹安排好企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幼儿园与中小学分离工作,凡企事业单位创办的幼儿园发生变化,必须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企事业单位转制后,可继续办幼儿园并保证经费投入,或与地方政府协商将资产整体无偿划拨,移交教育部门管理,或采取联办、承办和国有民办等改革措施,积极探索办园模式,不得任意关、停现有幼儿园。实施办园体制改革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保育、教育质量不下降,教师合法权益有保障。
(九)大力推进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公益性且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性质,在确保公办幼儿园的骨干作用基础上,进一步活化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幼儿园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多种需求的社区、家庭和幼儿园一体化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激发幼儿园的办园活力,提高幼儿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积极鼓励幼儿园采取多样化办园形式、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逐步完善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的幼儿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完善教育成本核算和合理分担机制,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原国家教委《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面推进幼儿教育改革。全面加强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省级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相结合的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坚决纠正幼儿教育的“保姆式”、“小学化”和“成人化”等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错误倾向。严格控制各类名目的实验园(班),举办实验幼儿园(班),必须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积极开展幼儿教育科研活动,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评价机制和园本教研制度,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幼儿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幼儿园的现代教育水平。完善社区、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坚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服务,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水平。
(十一)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各级政府要有计划的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园建设,要把办学思想端正、管理水平高和教育质量好的幼儿园建成示范性幼儿园。要切实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形成以示范幼儿园为中心,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实行示范性幼儿园动态评价和管理机制,定期对示范幼儿园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保持示范性幼儿园的先进性和示范性,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