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政府应做好以下工作:
(1)在村民李景艳屋后侧路旁明显位置设立警示牌;
(2)加强简易监测,特别是汛期要实行专人全天候监测,定时记录观测数据,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并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
(3)对滑坡体采取治理或避让措施。
11、临安市河桥镇金村铜锣畈自然村滑坡体。
该滑坡体长103米、后缘宽35米、前缘宽163米,体积约20000立方米。滑坡体发育有数条纵横向裂缝。1996年6月的暴雨使滑坡体直抵一村民房屋后墙,并使滑坡体上树木产生位移,周围坟基消失。目前,该滑坡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潜在危险。
临安市政府应做好以下工作:
(1)在滑坡体一侧路旁明显位置设立警示牌;
(2)加强简易监测,特别是汛期要实行专人全天候监测,定时记录观测数据,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并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
(3)对滑坡体上裂缝进行夯实处理,后缘上部排水沟铺设塑料薄膜,减少地表水渗入;
(4)汛期应对受威胁的群众进行转移;
(5)对滑坡体采取治理或避让措施。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2004年是《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实施的第一年。各级政府必须按照条例的要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自觉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坚持不懈地抓好。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抓紧制订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将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市国土资源、建设、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电力、铁路等部门应加强协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工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在汛期来临之前,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地区所有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和地处地质构造复杂区域的城镇建筑物、交通沿线进行一次实地巡查,对地质灾害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评价,提出具体可行的防范意见和防灾减灾措施;要根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和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高、中、低地质灾害易发区,进一步细化本地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层层落实群测群防的有关措施,使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和村长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群众。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具体单位和受威胁的群众手中,让受威胁的群众知道灾害发生时的信号、撤离路线和应急方案,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