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提高出口加工区管理水平,做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推动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商务局李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鲁勇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34.积极吸引国际资本、民间资本和高素质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商务局李昭、市投资促进局邱水平、市工业促进局程连元、市科委马林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35.完善企业并购的有关操作办法,为中外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
牵头领导:翟鸿祥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国资委熊大新、市发展改革委丁向阳、市政府法制办周继东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36.发展总部经济,广泛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大企业、大集团来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建立“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情报跟踪系统”,组织好市政府领导同志与跨国公司代表座谈会。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商务局李昭、市投资促进局邱水平、市科委马林、市政府金融办成燕红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37.推进金融、商业、旅游、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医疗、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的对外开放,组织实施进一步促进京港更紧密经贸合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CEPA政策咨询及项目代理服务窗口,办好第八届京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商务局李昭、市投资促进局邱水平、市发展改革委丁向阳、市政府金融办成燕红、市旅游局于长江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38.积极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巩固和提高“大通关”成果,提高加工贸易出口的便利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地方企业出口额增长10%。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商务局李昭、市发展改革委丁向阳、市财政局吴世雄、市政府口岸办吴开镕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39.继续办好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贸促会周茂非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40.进一步落实《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北京行动计划纲要》有关内外贸的各项应对工作。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商务局李昭、市发展改革委丁向阳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41.落实境外投资项目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海外发展。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商务局李昭、市发展改革委丁向阳、市财政局吴世雄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42.加强同周边省区市的交流与合作,促成建立京津冀高层领导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启动京津冀经济圈协调发展总体规划和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等重点专项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突破。
牵头领导:张茅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发展改革委丁向阳、市工业促进局程连元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43.完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引进制度和激励机制。开放首都人才市场,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统筹人才资源整体开发,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牵头领导:翟鸿祥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人事局辛铁樑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三、体制改革
4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广全程办事代理制。
牵头领导:翟鸿祥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人事局辛铁樑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45.落实市政府清理规范涉及企业年检事项的各项措施,大幅度减少年检事项,改革年检事项的工作方式。
牵头领导:陆昊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编办李超钢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46.创新工作机制,严格实行工作无缺位、主办负责和投诉举报等制度,完善国家公务员激励和监督机制。
牵头领导:翟鸿祥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监察局张厚崑、市人事局辛铁樑、市编办李超钢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47.改革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把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作为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
牵头领导:翟鸿祥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政府办公厅刘晓晨、市人事局辛铁樑、市监察局张厚崑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
48.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制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出台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文件并组织检查,通过网上评议、座谈、调研等方式督促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牵头领导:翟鸿祥
责任单位负责人:市监察局张厚崑、市信息办朱炎
完成期限:2004年11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