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二、突出重点,不断改进,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
  (四)抓统筹规划,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百年树人,教育为先。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制订实施《北京市中小学2004—2008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针对学前教育、小学、中学不同阶段的特点,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任务。要紧紧抓住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契机,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素养,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新一代首都青少年。
  (五)抓课程建设,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要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深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体现在课程和教材之中。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试点,推广教学改革成果,逐步建立德育学科的评价体系和监测制度。要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平台,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抓校内外结合,广泛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要采取课内外和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德育实践活动。从2004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全市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文明素质为重点内容,以文明礼仪教育实践、遵纪守法、迎奥运志愿服务等为专题,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主题鲜明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良好形象。全市各学校要利用综合实践课时和机动课时,组织学生每学年至少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心理健康教师,研究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要积极开展学生健康心理实践教育活动,开发推广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教育课程模式和游戏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广泛开展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自救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和禁烟禁毒教育,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要重视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矫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工读教育和工读学校的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教,切实抓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七)抓行为规范,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按照德育的总体目标和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明确教育目标,确定不同学龄阶段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形成梯次递进结构。幼儿阶段重点是抓好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培育最基本的文明语言、认知和行为能力;小学阶段重点是规范小学生的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中学阶段重点是对中学生加强爱祖国、爱首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坐标;职业学校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基本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注重养成,注重体验。通过大力加强基本道德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