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门:负责为大众媒体、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编制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资料;配合有关部门对骨干宣传教育人员进行培训;对整个宣传教育工程进行效果评估。并在各级卫生服务机构中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开设热线电话,在医院候诊室摆放宣传品、播放VCD宣传片。开展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培训面100%。
五、督导与评估
省级工作组负责全省宣传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及对各地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质量控制和评估。省级工作组定期召开会议,处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工作情况定期向政府分管领导和上级艾滋病主管部门汇报。
建立全省“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程”信息网络,负责全省工作的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为决策提供依据。省级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地州市、各部门实施“云南省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程”的情况进行抽查和督导。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组织领导与机构建设、多部门的参与及合作、行动计划、经费投入及流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活动开展的成效。地州市对本地区内的工作开展情况,按实施方案要求,每年组织一次监督检查。各地州市、县市区必须落实相应的机构,负责当地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信息收集、整理、督导等工作,每年要逐级上报当年的工作计划、上年的工作情况和效果监测资料。
省级工作组每年将选择部分重点地区,对其进行现场评估。于2005年底对全省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于2007年及2010年分别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
评估内容及指标:
——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舆论支持环境。指标:有关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配套文件;各级政府把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政府的工作责任目标。
——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进度情况。
——群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指标:全部掌握防治艾滋病知识的目标群众在总目标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评估方法:采用资料核查、目标人群小组访谈、目标人群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估。
附件4: 云南省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治疗
降低毒品危害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降低毒品对吸毒人员的危害及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流行蔓延,依据卫生部、公安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暂行方案》和《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特制定云南省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治疗降低毒品危害工程实施方案。
总目标
通过实施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治疗降低毒品危害工程,减缓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原则。
——坚持严格管理、积极稳妥原则。
——坚持不营利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原则。
——坚持分步实施原则。
清洁针具交换工程实施方案
一、具体目标
提高试点地区注射吸毒人群关于艾滋病病毒的知识和与毒品相关危害的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改变目前试点地区注射吸毒人群对注射毒品的态度;提高试点地区针具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降低试点地区注射吸毒人群针具的共用比例,降低到20%以下。
二、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成立省级工作组,由卫生、公安、药监部门组成,牵头单位是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试点县(市、区)按相同结构设立工作组,负责现场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部门职责。
卫生部门:负责试点机构的资格认证,工作人员行医资格审核认定;试点工作业务人员有关培训;监督、指导工作的开展。
公安部门:负责划定实施区域,配合交换工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治疗针具的供应、回收管理。
具体实施机构:经省级工作组审批通过的非营利性机构。
技术指导机构: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
评估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制度。实行每季度例会制度、文件会签制度、通报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等,设立省级工作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挂靠在云南省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内。
三、主要活动
(一)做好具体实施机构的审批工作。结合各地实际与需求,做好申报前的准备工作,由试点地区向省级工作组申报,获得省级工作组批准后,方能开展活动。具体实施机构必须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禁毒管理等法律法规,获得开展活动的资格。
(二)培训人员。与毒品相关的危害,减少危害策略和具体措施;社会营销理念、方法学和技能;自愿咨询检测;健康促进技能;行为改变交流技能;预防宣传材料的制作原则。
(三)社区动员与宣传。在全省所有的强制戒毒所、强制戒毒劳教所和自愿戒毒所中除要开展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教育外,还要开展与毒品相关的减少危害教育。对试点工作社区的公安干警、社区居民、吸毒者的家庭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减少危害的教育,促进他们对针具社会营销/交换项目的理解和支持,使试点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四)建立针具社会营销/交换网络。在项目试点地区,由疾病控制、药店、公立和私立诊所组成针具社会营销/交换网络,开展针具社会营销/交换工作。
(五)做好网络服务工作。确定清洁针具的品牌,提高清洁针具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购买针具,开展针具社会营销和交换;收回污染的针具,统一进行销毁;为注射毒品者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健康促进、预防宣传教育和转诊服务。
四、工作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