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1.抓好源头控制。一是搞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将防虫网和触杀灯作为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力争2007年全市防虫网栽培面积达到2万亩,触杀灯应用面积达到50万亩。二是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品牌,力争全市6大精品园区和主导产品基地列入国家示范区,2007年全市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30个,全市无公害蔬菜产品总数达到100个。三是推广绿色档案管理,力争2007年全市90%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实行档案管理。
  2.抓好自检检测。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检测网络建设,搞好全市蔬菜质量监控和定期抽检,及时公布有关蔬菜产品质量信息。加强生产基地、加工、配送、超市、市场速测点建设,搞好自检。各级监测站点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定期报告制度、信息交流制度,确保上市蔬菜的质量。全市力争建立各类速测点100处。
  3.严格市场准入。蔬菜与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开”的原则和上级有关部署,逐步在全市推行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准入制度,未经认证或检测以及检测不合格的蔬菜严禁进入市场,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
  (二)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1.建立健全蔬菜科技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健全完善市、县、乡3级蔬菜技术推广体系,落实相关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型技术推广体系,充实一线科技人员力量,鼓励科技人员到重点基地和主要产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技术服务。
  2.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推广。要有计划地引进适应我市状况的蔬菜新品种。每年引进10~15个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市场潜力大的国外新品种,在每个县(市)区设立300~500个示范点,扩大示范效果。要以工厂化育苗为载体,加快新品种引进推广速度,并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力争到2007年全市工厂化育苗突破1亿株,大棚工厂化育苗普及率达到20%以上。力争每年引进推广4~5项蔬菜生产新技术。加快设施栽培、无公害蔬菜生产、土传病害防治、产品整理包装、保鲜储藏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促使蔬菜产业再上新水平。
  3.强化科技培训,全面提高菜农素质。以加强科技培训、提高菜农素质为重点,加快我市蔬菜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步伐。通过编印科普丛书、举办各类培训班、发展带头户、科技下乡等方式加大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力度,全面提高菜农的种植与管理水平。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