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完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要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切实担负起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乡镇政府要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形势,督促检查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工作,各村民委员会要成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人,将消防安全纳入村规民约,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任务,切实抓好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监督作用,定期对村民委员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形成乡镇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村办企业、个体业主、村民代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
(二)加快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队伍建设,优化农村的消防安全环境。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小城镇消防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形成以乡镇政府驻地为龙头、遍及各村的消防基础设施网络。各乡镇、村要依据《村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把民宅及企业的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要加快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可组建专兼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车辆和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要根据农村水资源情况,加强以消防泵、消防水池、灭火器为重点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每个行政村至少要设置一处可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源;加强农业灌溉机械管护,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村民委员会要组织基干民兵和青壮年骨干建立义务消防队,经济基础比较好、企业比较集中的村可以根据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办民助等多种形式的专职消防队伍,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快速投入扑救。
(三)做好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消防文体娱乐活动,村可在学习室、活动室、村务公开栏等学习宣传场所增设消防宣传内容;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其他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乡镇政府要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当地普法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消防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农民消防法制观念;教育部门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之中,通过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素质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科技部门要加大农村科技开发力度,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转化等无害化处理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利用秸秆,避免因焚烧秸秆引发火灾事故;农业部门要引导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扩大秸秆回收利用率。还可在文化、教育、科技“三下乡”活动中大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消防安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