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超前规划一批能够增强发展后劲、对全局有显著带动作用的项目,谋划一批有市场需求的地方财源建设项目,安排一批急需的社会发展项目。切实抓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天水至宝鸡高速公路、临洮至罐子沟高等级公路,兰渝铁路、嘉峪关机场改造,兰州燃气热电厂、景泰电厂、华亭电厂、乌金峡和寺沟峡水电站、黑山峡小观音水利枢纽、大乙烯后续加工、兰铝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力求取得阶段性成果。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广泛吸引民间投资,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产业化运作,推进土地等存量资产资本化运营,向国内外转让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公用基础设施的资产权益。搞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试点和推广,明确项目业主在控制投资概算、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责任。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切实改善投资环境。
五、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社会消费需求
支持省内优势企业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覆盖全国的产品销售网络,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继续推行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特色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和卫生保健等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信贷,鼓励居民增加电信、住房、保险等方面的即期消费。
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出口企业面和自营出口权,推行外贸进出口代理制,培育新的外贸出口主体,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逐步形成出口产品多样化、多品种的格局。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发展加工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争取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援外优惠贷款等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支持。
六、加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推进院地、院企合作,加强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开展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开发应用、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生态恢复与重建、清洁能源等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继续强化基础教育,认真抓好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不断扩大“两基”覆盖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安排一批农村初中(包括寄宿制)改建项目,搞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优化高校资源配置,稳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