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二)“十一五”投资需求与资金筹措研究
  主要研究:针对国家长期建设国债的逐步淡出和投资政策调整,提出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和社会资金、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融资渠道的对策;分析预测“十一五”时期全省投资需求;围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研究提出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措施等。
  (三)支柱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与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十一五”时期我省支柱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条件下,我省支柱产业资源接续与产业结构调整、后续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加速产业整合,参与国际竞争,确立在国家新的产业分工中优势地位的对策研究。
  (四)加快中心城市发展与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中心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产业接续与功能定位,重点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布局,投资政策调整,实施分类指导政策研究;产业集群实现途径与战略研究。
  (五)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思路研究
  主要研究: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重新审视和调整区域经济和发展思路,并与小康规划相衔接;正确处理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一带”重点突破与加快“两翼”地区发展的关系,实现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提出加快这些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六)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给的总量、结构和就业岗位预测,以及我省劳动力就业的地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产业发展选择的思路;引导非农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的具体保障措施。
  (七)教育发展与提升人力资本、优化人才结构的思路与对策
  主要研究:我省教育发展现状、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与教育发展战略,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衔接沟通,实施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构建学习型社会;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创业的机制和环境,研究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引进实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措施;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对策措施。
  四、精心组织,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强化总体规划地位
  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是总体性和纲领性的规划,是编制全省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市县规划和年度计划的依据。编制“十一五”总体规划,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发展思路相衔接。要进一步创新规划内容,强化行动纲领的功能,突出纲要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指导性,集中体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重大任务、生产力布局和重大政策。要强化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明确各类区域的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为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要增加制度创新的内容,通过完善体制、制定政策、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总体规划要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既要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又要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对市县规划的指导。同时,要搞好与相邻省区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