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2004—2010年河南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优势区域:苹果重点布局在三门峡、焦作、洛阳、商丘4市的7个县;大枣重点布局在三门峡、郑州、安阳3市的3个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优质苹果、高酸苹果、大枣出口基地面积分别达到80万亩、20万亩和50万亩,年实现创汇分别达到1.6亿美元、4000万美元和1亿美元。
  (5)瓜菜基地。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气候适宜、劳动力资源丰富,各种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2190万亩,居全国第二位。特别是大蒜、芦笋、小辣椒及其他特种蔬菜及其制品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主攻方向:蔬菜以发展优质、无公害的名特优新品种为重点,打造名牌产品,创建特色基地,拉长产业链条,克服国际市场上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
  优势区域:大蒜重点布局在郑州、开封2市的2个县;芦笋重点布局在商丘、周口、郑州、洛阳4市的9个县;小辣椒重点布局在南阳、商丘2市的4个县;其他特种蔬菜重点布局在许昌、安阳、平顶山、商丘、周口、南阳6市的7个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大蒜、芦笋、小辣椒、其他特种蔬菜出口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40万亩、150万亩和80万亩,年实现创汇分别达到2亿美元、8000万美元、3亿美元和1.6亿美元。
  (6)花卉基地。近几年,我省花卉生产迅猛发展,2002年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45万亩,其中鄢陵的绿化苗木生产居全国第一位。牡丹、月季、腊梅等面积不断扩大,出口额逐年递增。
  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我省传统优势品种,加快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提高花卉生产的质量和品质,发展牡丹、月季、腊梅的鲜切花生产。
  优势区域:重点布局在洛阳、许昌2市的4个县(区)。
  发展目标:到2010年,各种花卉苗木出口基地面积达到52万亩,年实现创汇达到1.2亿美元。
  (7)食用菌基地。我省食用菌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2002年全省食用菌产量达到146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已上升为我省出口农产品中的优势产品。
  主攻方向: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加强食用菌产品出口经营秩序管理,推动出口食用菌企业的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提高我省食用菌出口产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认知度。
  优势区域:重点布局在三门峡、驻马店、南阳、周口、平顶山、商丘、安阳、焦作8市的15个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食用菌出口基地产量达到105万吨以上,年实现创汇达到2.9亿美元以上。
  (8)中药材基地。我省是一个中药材资源大省,共有中草药2000多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几年出口量也持续增加。
  主攻方向:加大对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推广,解决好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残留污染等问题,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
  优势区域:重点布局在焦作、南阳、洛阳、许昌4市的8个县。
  发展目标:到2010年,中药材出口基地面积达到130万亩,年实现创汇达到2.3亿美元。
  (9)畜牧基地。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2002年全省牧业产值、大牲畜存栏、牛存栏、牛出栏、牛肉产量、羊出栏、山羊存栏均居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的8.9%、9.3%、10.2%、14.2%、15.3%、14.8%和17.6%;肉类总产量、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分别占全国的8.7%和11.9%;猪肉产量、禽蛋产量、蜂蜜产量、生猪存栏、生猪出栏、羊存栏、家禽存栏、兔存栏均居全国第三位,分别占全国的8.5%、12.3%、9.4%、8.2%、7.9%、10.7%、10.7%和11.5%。
  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程度,加大肉牛、肉羊、生猪、肉鸡、水禽等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力度,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动物防疫及兽医卫生监督体系、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畜产品加工体系、饲料及畜产品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认定认证体系,全面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创建一批牛、羊、猪、禽名牌产品。
  优势区域:肉牛基地重点布局在商丘、南阳、周口、驻马店、平顶山、许昌、洛阳、三门峡8个市;肉羊生产基地重点布局在郑州、开封、商丘、周口、南阳、驻马店、许昌、濮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三门峡、济源14个市;生猪生产基地重点布局在安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9个市;肉鸡生产基地重点布局在鹤壁、安阳、新乡、信阳、驻马店5个市;水禽生产基地重点布局在信阳、开封、周口3个市。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