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2004—2010年河南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出口总额偏小,结构不尽合理。2001年、2002年我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分别占全省商品出口创汇总额的10.7%和10.8%,占全国农产品出口创汇的1.48%和1.62%。而2001年广东、山东、福建和辽宁4省年出口农产品创汇金额分别占全国的33%、32%、10.9%和9.4%。广东省2002年出口农产品占该省商品出口总额的24.8%。从我省农产品出口的结构看,初级农产品多、加工农产品少,农产品的品质、档次、附加值、科技含量均较低。从出口方向看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相对偏少。2001、2002年我省出口到亚洲的农产品创汇金额分别为1.43亿美元和1.72亿美元,分别占我省全年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69.9%和74.6%。
  2.出口创汇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支持力度不够。由于我省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资源有限,对出口创汇农业支持力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国际上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都把对出口农产品的补贴作为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国际市场冲击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及我省对农业的投入现状,我省每年对农业的投入大约还有130亿元的空间。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加入世贸组织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正日益显露出来,成为制约我省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我省近几年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但受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制约,检测检验手段仍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进行绿色食品认证或有机食品认证,更没有进行国外卫生注册认证。生产的农产品由于省内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或检测手段落后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4.外向型农业中介组织及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我省与沿海发达省份及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外向型农业中介服务组织数量少、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民和企业不能快速、准确应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同时由于缺乏中介组织的协调,一些创汇企业为抢占市场,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甚至受到进口国的反倾销制裁,致使一些农产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
  (三)出口创汇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省出口创汇农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在机遇方面:一是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如园艺、畜牧、食用菌、中药材等产品,这些产业是我省的传统特色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二是优越的资源优势和开放的政策、优良的环境,必将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来华投资,有利于我省引进资金、技术和品种;三是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进行经贸活动,可以促进我省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在挑战方面: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加高。如欧盟宣布茶叶禁止使用的农药由旧标准的29种增加到新标准的62种,部分农药标准比原标准高了100倍以上,对进口的蜂蜜要求氯霉素不能超过0.1PPM。日本、韩国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苹果、香菇、肉制品等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在这些日益加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面前,我省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出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二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近年来,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采取了许多贸易保护措施,如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关税和反倾销税,增加对本国农业补贴等,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三是我省农业生产大多还处在分散经营状态,规范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
  面对上述形势,我省要采取有力措施,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促进我省出口创汇农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我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工作重点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