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2004—2010年河南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
 2004-2010年河南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2004]3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豫发[2003]18号),省农业厅编制了《2004-2010年河南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年1月23日

        2004-2010年河南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豫发〔2003〕18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提高农业经济的外向度,特编制《2004-2010年河南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规划》。
  一、我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状况
  (一)出口创汇农业发展初见成效
  1.农业创汇持续增长。“九五”期间,我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金额14.9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10.4%,其中初级农产品出口创汇9.5亿美元,加工农产品出口创汇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25.6%。2000年、2001年、2002年我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金额分别为1.69亿美元、2.04亿美元和2.3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20.7%和13.4%。在农产品出口创汇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农村劳务输出近几年也成为我省农业创汇的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我省共向日本、韩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输出农村劳务2.7万人次,创汇9500多万美元。
  2.农产品出口结构不断改善。与“八五”相比,“九五”期间我省农产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初级农产品比重降低,由占出口农产品总额的67.3%下降到63.7%;加工农产品比重上升,由32.7%上升到36.3%。出口的农产品不仅有传统的生猪、粮油、大蒜、茶叶、中药材、手编工艺等,而且又新增了磨粉小麦、食用菌、麻类、花卉、山野菜等。特别是2002年11月22日我省5000吨优质小麦顺利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结束了我国没有磨粉小麦出口的历史,为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3.农产品出口市场呈多元化趋势。“九五”期间,我省农产品创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断增强,在巩固原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拓了东欧、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2001年我省向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北美洲出口农产品创汇金额分别为1.425亿美元、486万美元、3998万美元、895万美元、293万美元和45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68%、7.02%、14.59%、122.63%、115.44%和46.75%。2002年我省向亚洲、非洲、北美洲出口农产品创汇金额分别达到1.716亿美元、565万美元和116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43%、16.26%和158.63%。
  4.农产品出口基地及创汇农业企业稳步发展。“九五”以来,我省农业部门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结合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产品档次高、质量效益好、国际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创汇农业龙头企业。这些基地和企业正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截止目前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出口基地53个、创汇农业企业40家。如:淅川辣椒出口基地、泌阳香菇出口基地、三门峡湖滨果汁有限责任公司、周口市润鹏罐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大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创汇企业年均出口创汇均在300万美元以上。
  5.农业“引进来”成效显著,出口创汇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九五”以来,我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农业对外宣传力度,外资、技术、品种、智力的引进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据统计,我省农业共引进各类外资3.69亿美元、先进技术59项、优良品种64个。这些外资、技术、品种的引进,提升了我省出口创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了发展后劲。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