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关于全省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完成情况报告的通知

  (三)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各地以清理整顿行动和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取缔、关闭了一大批能源和原材料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增强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清理整顿行动通过各级政府统一组织,职能部门协调监督,企业具体实施,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使社会各阶层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人们已认识到治理污染就是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群众参与环保工作和公众舆论监督污染治理的机制。
  二、清理整顿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政府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从建设生态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高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将清理整顿工作纳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依法对辖区内所有不法排污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各地还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动员,组织落实;针对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调度,指导本地清理整顿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配合,整体推进。
  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清理整顿行动的各项措施。各级计委发挥自身优势,将产业结构调整与清理整顿工作相结合,严格把关,防止了新的污染产生;各级经贸部门积极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级监察部门通过行政效能监察,促进了地方政府各部门清理整顿工作的落实,改变了环保部门唱独角戏的工作局面,形成了政府主抓,各职能部门协调指导,企业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了清理整顿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监督,彻底清查。
  省清理整顿办公室建立清理整顿工作周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清理整顿工作进展情况及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指导;定期印发清理整顿工作简报,向国家环保总局、省政府、相关部门和各地通报清理整顿工作进展情况。同时组织督查组通过听汇报和对企业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对全省27个市县政府清理整顿工作进行了督查。各地在清理整顿行动中,做到了按户排查,逐户清理整顿,不留死角,有些地方还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把一些不属于“十五小”、“新五小”或不属于应淘汰的落后工艺,但超标排污、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群众健康的企业列为清理整顿对象,提出整改措施,为清理整顿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