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7、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与发展步伐,按市场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扩大学校自主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力争到2010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16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100万人以上,在校硕士研究生10万人,博士研究生1万人。建成2至3所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学,10所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大学。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8、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加快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重点培养能够立足市场需要的技工和高级技工,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培养大批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强公共技能实践培训基地建设,为社会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服务。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企业单位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认定制度。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为技能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和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科普组织的作用,实行农科教相结合,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
9、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教育资源,建立完善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境)外培训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用人单位自办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型综合培养体系。加大继续教育力度,研究制定《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明确各类人才接受和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推进人才继续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完善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分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建立覆盖全省的教育培训信息网,形成网络化、社会化、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活动,鼓励岗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