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洁家园工程。一是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实施改圈、改厕、改厨,整治农户小环境;清理河道,清理垃圾,整治农村大环境。苏南及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推行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箱(桶)装化、无害化处理,苏北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防止生活垃圾污染的有效控制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二是大力推广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模式。以户用沼气工程建设为重点,结合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推广以“猪—沼—菜(渔、林果)”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良性循环模式,实现家居清洁化、庭院资源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三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严禁秸秆焚烧。稳步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有条件的村实现炊事燃气化、管道化;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养畜、食用菌等技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四是围绕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以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和绿色家园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绿化步伐,实现森林资源倍增,健全森林生态网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家园。
(二)清洁水源工程。一是加强对工业“三废”的跟踪、监督和管理。环保、城建等部门要加强监管,督促工矿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三废”排放,积极发展无污染工业,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为建设生态农业县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加大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力度。要开展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大力支持推广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建设,规模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必须实现达标排放或全部综合利用,严禁向河道、沟渠直接排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建设,推广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工程技术,将农村小城镇和自然村粪便、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加快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控制生活水污染,实现生活用水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快河道及湖泊疏浚清淤。减少河湖底泥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做到河湖清淤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加水环境容量。主要江河湖堤岸内外全面绿化,植树种草,形成沿江、沿河、沿湖的绿化防护带,加大水资源水质监测力度,加强农村水资源综合整治。四是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实施排污总量控制,规范排污口的管理。整合农村排污口,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及时发布水质简报。五是严格控制农村地下水开采。严格实行总量控制、目标管理、计划考核,新凿井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确保开采量不超过允许开采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