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
(2004年2月27日 苏发[2004]5号)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建设绿色江苏的主体。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江苏,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措施,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全省森林总量偏少、覆盖率较低,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相适应。为加快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推进绿色江苏建设作出以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立足全省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的实际,紧紧围绕生态省建设和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要求,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
2、目标任务。实施森林资源倍增计划,到2010年左右,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000万立方米以上,全省森林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优质高效的现代林业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布局重点。以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布局理念为指导,以建立以江河湖海生态防护林和绿色通道为框架,以平原农区商品林为主体,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嵌点,四旁树木相配套,“一区、二带、三网、四片、多点”为一体的森林生态体系。即重点建设一个淮北商品林主产区,沿海和沿江景观两个防护林带,农田、道路和水系三个林网,环太湖、宁镇扬、徐州、连云港丘陵岗坡四片生态公益林,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和村镇防护林等多点树木园。组织实施“双五”林业重点工程,即江海河湖生态防护林、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绿色通道、城市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与湿地保护五项林业生态工程;杨树等板纸一体化、银杏等特色林产品综合利用、竹业、林木种苗花卉和森林旅游五项林业产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