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实现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新跨越。到201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努力达到25%左右。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达到40%左右。
——实现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新突破。尽快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大学,全省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一大批学科提升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若干个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或工程研究中心行列,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加快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面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主战场,大力发展高科技,努力推动产业化。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适应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的需要,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等地高等学校为支撑,其他地区高等学校合理布局,具有地域特色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建立与我省产业结构相适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更好地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构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相统一,体系完整、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4.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是我省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要充分集成各方面资源,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集中力量加大对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省部共建,尽快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培养能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积极支持若干所骨干高等学校建设,使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瞄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和学科发展前沿,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为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作出重要贡献。
5.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把这项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亲自抓教学工作。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按照国家教学评估标准的要求,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名牌专业,加强教学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要求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提倡教授讲授基础课,鼓励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积极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