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

  (七)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到2007年,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到600个,其中,省级达到100个。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在周口市、洛阳市、安阳市开展农业投入品的强制性认证试点,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和供应。从2004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安排资金1500万元以上,争取3年完成全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重点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款,搞好资金、技术、物资储备。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对兽医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试点。
  (八)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政府要根据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豫政[2003]47号),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优惠电价、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六个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扶持。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全省农户,提高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各级财政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
  (九)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研创新体系。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04年省级财政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500万元,用于支持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或工业化提供成熟配套技术。要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分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各级财政要给予保障。切实抓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多种形式投资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场、科技园区、高新农业企业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行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三结合,共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