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的若干意见
(2004年2月6日 锡委发[2004]6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经济发展,壮大村级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转化,实现全面小康,促进全市“两个率先”建设,根据《无锡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行动纲要》(锡委发[2003]34号)和《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富民工程的实施意见》(锡委发[2003]50号)精神,现就在全市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树立全局观念,认清重要意义
1、百村奔小康工程是指从2004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2003年度村级可支配收入低于20万元,村级收支平衡困难,农民生活比较困难的103个经济薄弱村,进行全方位、多途径、强力度的帮扶,发展村级经济,改善发展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转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2、加快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农村“两个率先”建设,实现全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形势下,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百村奔小康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把握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
3、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针,以增加村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实施政策扶持和结对扶持相结合,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村级发展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转化,实现全面小康,推动和促进全市“两个率先”建设。
4、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从2004年到2006年,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使80%以上的经济薄弱村的村级年可支配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村级收支状况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