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计划(2001-2010年)的通知

  财政部门要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调整卫生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认真落实各项财政补助政策,保证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资助经费和救助基金的到位,促进初保目标的实现。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工作,负责组织和促进镇、村对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工作;积极参与“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对人畜共患疾病的防疫。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要做好农村改水、改厕的组织实施工作,推广改水、改厕新技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监督指导。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污染源的监测、监督和管理,严格监控污染源的排放,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教育部门要积极参与“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鼓励中小学生把相关知识向家庭和社区传播。
  民政、人事、劳动社保、建设、水利、文化、人口计生、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药品监督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落实有关措施,积极支持做好农村初保工作。
  (二)调整现有农村卫生资源,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农村三级医疗、防保网络。
  1.按照《广州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制定我市镇、村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调整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每个镇由政府办一所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同时提供综合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居民步行或乘车30分钟未能到达医疗机构的行政村设立村卫生站,承担规定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等工作,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
  2.积极探索镇村一体化管理的模式,增强村卫生站的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当地农民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有效、方便、经济、连续的卫生服务。
  (三) 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1.重点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和其它重大疾病,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人口覆盖率。一是健全农村传染病的监测网络,建立规范的报告制度。二是每年举办培训班,强化各级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对传染病相关知识与规定的掌握,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三是强化对结核病的归口管治工作,任何医疗机构发现结核病人必须及时转诊到结防机构进行系统治疗。四是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清除蚊蝇滋生地的工作,减少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五是推广效价稳定的疫苗,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六是巩固碘缺乏病、地氟病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防治成果。七是在农村学校开展寄生虫病的普查普治。
  2.稳定计划免疫接种率,保证计划免疫质量。一是每两年对从事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二是通过检查督促,保证冷链的正常运转和从正常渠道购进疫苗,确保计划免疫门诊正常运作。三是开展查漏补服,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