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按照市场需求充实和完善培训内容,改革和创新培训模式。要按照实用、管用、够用的原则,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一要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各地各部门要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采用多种形式,要在农民外出打工前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对其进行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市场就业方针等方面的培训,要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对其开展职业指导培训,还可通过外出打工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教育和引导农民实现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二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要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对拟外出务工的农民,按照其就业意向,大力开展职业(工种)的应知应会培训。培训内容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来安排。一般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要突出实用性。要围绕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相关技能培训;要结合当地传统特色工艺、手工艺,开展富有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的技艺培训;要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酒店服务、保洁、保健、建筑、制造、旅游等行业的技能培训;要根据劳务输出、劳务派遣的需求,选择2—3个优势职业(工种)开展规模培训,形成特色,创造劳务输出品牌;要抓住每年的春节前后,部分外出农民工返乡的机遇开展传、帮、带的技能培训。还要根据农民自身特点,开展针对性强的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和汉语培训。总之,要以大市场的观念来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既要看到区内的就业市场,也要看到区外和国外的就业市场,既要看到二、三产业的就业市场,也要看到一产产业链所带来的就业市场,最大限度地拓宽转移就业的渠道。
三要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外出务工的农民在掌握一定技能和创业实践、并积累了一定创业资金的基础上,返乡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民,要积极为其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技巧和管理知识培训,鼓励和引导他们进城创业或就地创业。各地各部门要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创业和返乡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一批“创业致富”、“技能致富”的带头人。
四要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培训。各类用人单位对招用的农民工都要进行岗位培训,特别是对那些技术复杂、技能要求高、操作规程严格,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健康以及安全生产的行业和工种,必须在对农民工进行严格培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