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划提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是指在我区资源条件较好、商品量大、有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总体布局,层级管理,重点扶持,非均衡发展”的思路,结合我区农业各产业发展的实际,把这些产品分为战略性主导产品、区域性优势产品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大类:
(一)战略性主导产品。指资源和生产条件优,竞争力强,传统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对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标志性、战略性、领航作用和对农民增收关联度大的产品。
1.枸杞。宁夏枸杞已获原产地保护。2003年全区种植面积26万亩,干果产量突破3万吨,商品量约占国内市场的50%,出口量占全国的60%左右;全区现有各类枸杞加工企业50多家,年加工能力2000多吨。
主要问题:一是加工企业规模小,精深加工率低,主要以销售干果为主,干果以散装、零售为主;二是收购贮藏、机械烘干、精选分级、保鲜包装等环节发展滞后;三是品牌宣传不力,没有在全国形成宁夏枸杞“连锁经营,集中配送”营销网络;四是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主攻方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强化优势产区环境监测和原产地保护;延长产业链,发展鲜果收购、统一烘干、精选分级、保鲜包装等加工服务业;宣传品牌,强化营销,推行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优势区域:卫宁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区、贺兰山东麓区。
发展目标:到2006年,枸杞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干果产量突破8万吨,商品量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出口占全国的70%左右,精深加工率达到30%。
2.清真羊(牛)肉。2003年,全区羊只饲养量909万只,羊肉产量5.6万吨;肉牛饲养量96万头,牛肉产量5万吨。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40%。“宁夏滩羊”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品质行销京、津、沪等地。全区已形成银川纳家户、灵武涝河桥、平罗宝丰、西吉单家集等在西北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清真牛羊肉加工、营销企业达40多家,年外销羊肉近3万吨,“黄渠桥羊羔肉”、“纳氏肥牛”等在区内外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农业部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宁夏羊肉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发展的11种优势农产品之一。
主要问题:一是杂交改良和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改良步伐慢,生产能力低;二是加工企业小型、分散、产品档次低,基本处于初级加工和卖原料型产品的层次上,缺乏知名品牌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饲养技术落后,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
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良种牛羊种质资源,健全杂交改良和纯种繁育体系,推行舍饲饲养技术规程,加快滩羊保护性开发;大力培育强势龙头企业,打造“清真”品牌产品。
优势区域:盐同灵滩羊主产区,引黄灌区肉羊肉牛杂交改良区,六盘山阴湿草地肉牛区。
发展目标:到2006年,肉羊饲养量达到1500万只,出栏800万只(其中肥羔400万只),平均胴体重达到16公斤;肉牛饲养量达到120万头,出栏50万头,平均胴体重达到150公斤;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