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
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的通知
(宁政发[2003]115号 2003年12月8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自治区农牧厅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编制的《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枸杞、牛奶、清真羊(牛)肉、马铃薯、淡水鱼、蔬菜、牧草及秸杆饲料、玉米、优质稻麦、酿酒葡萄等分品种规划由自治区农牧厅另行印发。
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
(2003年12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培育和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按照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关于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
一、制定和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给农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使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了不断提高我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制定和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近几年,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格局还未真正形成,区域比较优势的潜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大力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区,做大做强我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对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应对入世挑战。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优势产区和规模优势,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增强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成功经验。应对入世挑战,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扶持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在一些最能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区域进行集中生产,能够降低成本,优化品质,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抵御进口和外埠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有利于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能够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培育一批高效优质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建立起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还能推动加工、包装、贮藏、运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
(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优势特色产区发展主导产品,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可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利于优化组合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种植基地化、养殖园区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资多元化、项目工业化,使优势产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继而辐射和带动全区农业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