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限制区内的部分现有采(碎)石场,采取消除危岩滑坡,移山填沟(坑)创造人工小平原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开采,以消除过去无序开采造成的安全隐患,保护生态环境。
三、新建采(碎)石场规划布局调整方案
规划布局调整方案利用内环高速公路、长江、嘉陵江水系,水陆并进,优势互补,以降低碎石运输价格,保证建设市场碎石需求。
按重庆地域特点,将主城区碎石需求地划分为南部片区、北部片区、西部片区和北碚片区四大区域,根据四大区域碎石需求量布局规划新建采(碎)石场。
(一)南部片区
1.巴南区姜家镇采(碎)石场
新建采(碎)石场。巴南区姜家镇地处巴南区腹地,乡镇公路可通往巴南区各地,矿产储量丰富、品位好,可建生产能力200万吨/年的采(碎)石场,利用公路运输辐射巴南区、南岸区等。
服务年限>15年。
2.江津市珞璜镇采(碎)石场
新建采(碎)石场。江津市珞璜镇位于长江边,小南海对面,水路至渝中区约38公里,至李家沱约25公里,运输条件较好,矿石储量大、品质好,可建生产能力250万吨/年的采(碎)石场,水陆并进,辐射长江沿岸的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南岸区等地。
服务年限>15年。
3.南岸区黄桷垭镇采(碎)石场
整治型采(碎)石场。南岸区黄桷垭采(碎)石场位于黄桷垭泉山村、金竹村、龙井村,距南岸南坪约9公里,矿区处铜锣峡背斜真武山段东翼,属三叠系中统嘉陵江组石灰岩,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分布在3.5平方公里范围。因长期无序开采,工艺落后,形成高差近百米的巨大的人造“天坑”,造成安全隐患。可在该地区建立以整治危岩滑坡、移山填坑、平整场地为目标的整治型采(碎)石场,生产能力200万吨/年,利用公路辐射南岸区、巴南区、渝中区、江北区。
服务年限5—7年。
4.巴南区鱼洞采(碎)石场
整治型采(碎)石场。巴南区鱼洞街道办事处采(碎)石场位于自由村和红炉村,两村相距约3公里,公路相通。从自由村至小泉约4公里,小泉至南坪约13公里。从红炉村至巴南区粮库约6公里,再至南泉大山村内环高速公路出口共计约11公里。矿区处铜锣峡背斜南端东翼,属三叠系中统嘉陵江组优质石灰岩,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宜规划200万吨/年的整治型碎石生产基地,其中:自由村100万吨/年,红炉村100万吨/年,从公路辐射巴南区、鱼洞组团、李家沱组团、南岸区、南坪组团、九龙坡区大杨石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