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标任务
2003年全区秋冬菜开发计划面积为1200万亩,比上年新增150万亩(其中番茄30万亩、夏阳白25万亩、大肉介菜20万亩、辣椒20万亩、优质瓜类25万亩、马铃薯30万亩),实现总产量2200万吨,产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其中秋菜开发650万亩,总产1100万吨,产值80亿元;冬菜开发550万亩,总产1100万吨,产值70亿元。确保农民从秋冬菜开发中人均纯收入增加20元以上。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切实加强对秋冬菜开发工作的领导。各地要继续坚持既定的工作思路,突出安全、优质、00高效的主题,加大工作力度,把做大做强我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各级领导要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好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去年秋冬菜开发的经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坚持扬长避短,切实加强对2003年秋冬菜开发的领导和协调,抓紧制定规划。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实行领导和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落实责任人,明确职责,明确任务,抓早抓实。各地要认真开展秋冬菜开发的督查和检查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扩大生长快、周期短、效益高、适销对路、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蔬菜种植,努力完成2003年秋冬菜开发任务,实现农民增收预期目标。
(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秋冬菜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要紧紧围绕华南沿海发达地区秋淡市场和南菜北运蔬菜市场的品种需求安排生产,做到秋菜、冬菜均衡发展。秋菜重点在桂北、桂中、桂东北中稻地区以及晚稻制种田发展,以种植番茄、辣椒、马蹄、四季豆、瓜类(蜜本南瓜、东升南瓜、黑皮冬瓜、秋西瓜)、秋莲藕、夏阳白、菜心等高效蔬菜为主;秋菜重点在左、右江河谷和桂南等有种植冬菜习惯的地区发展,以种植番茄、辣椒、四季豆、豌豆、西葫芦、莴苣、西芹、优质大白菜、甜玉米等鲜销蔬菜及大肉芥菜、大蒜、青刀豆、大头菜、萝卜等加工蔬菜为主。
2003年各地要把食用菌作为秋冬菜开发的一大亮点来抓,力争在面积、产量、产值、效益等方面比上年度有较大增长。一要加快优质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在巩固老产区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加快新区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二要加大双球蘑菇、鲍鱼菇等名优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继续扩大巴西菇、金针菇等优质食用菌的种植规模;三要大力推广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二次发酵”栽培、袋料棚房立体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提高我区食用菌生产水平;四要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以加工促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做大做强我区食用菌产业。同时,贵港、北海、钦州、崇左、南宁、梧州、玉林市等少霜地区要加大冬季马铃薯发展力度,重点发展思薯1号等鲜食品种和国内奇缺的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特等加工专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