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规范,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工作,新任班主任必须接受岗位培训。努力改善班主任工作条件,提高班主任待遇。校内奖励和分配要向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倾斜。全市每两年开展一次 “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
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14、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发展水平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低的一个最主要、最突出的标志。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以学历提升为主,转向以能力建设为主。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依法履行组织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职责。市主要负责高中阶段教师的培训;区县负责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培训;学校要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组织开展校本培训,讲究质量和效益。广大教师要自觉履行继续教育的义务,增强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在青年教师中坚持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积极推行“三自一考”的教师继续教育方式(即教师本人“自定时间、自选内容、自付费用”参加培训学习,教育部门组织考核和奖励),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15、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机制,保证教师继续教育顺利实施。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继续教育经费,逐步形成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分担的机制。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教师工资总额的2.5%安排。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校园建设、设备添置纳入中小学校舍建设和设备配置的范畴。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和实施教师培训的能力,加强和改进管理,把教师培训机构办成教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资源中心。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继续做好教师境外培训。坚持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做好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五、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16、进一步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实施“四五园丁工程”二期计划(2004年至2010年),在全市中小学培养选拔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50名,市名校长50名,市学科教学带头人500名,市优秀青年教师500名。在名特优教师队伍中,着力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声望的教育教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