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失效]

  对外开放水平有新提高。全年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35.1亿美元,到位额16.3亿美元,分别增长74.3%和62.9%。大项目增多,外商增资踊跃,服务领域开放步伐加快,世界500强在津投资企业累计达98家。对外贸易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为64%和40%。滨海新区强劲发展,增加值增长20%。开发区和保税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港口集散功能提升,口岸进出口总值466.7亿美元,增长26.4%。加强了与外省市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全年外地来津投资到位额112亿元,增长83.7%。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科技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全年登记科技成果1204项,增长20%,受理专利申请6812项,增长27.4%。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生物技术、海水淡化等科技攻关取得突破,IC设计与数字产品、动力电池等科技专项启动实施。华苑软件产业园确定为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宽带城域网基本建成,医保联网等一批信息化工程进展良好。教育布局和卫生资源调整深入推进。首批31所示范性高中校建成并投入使用,65%的高中新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建成161所规范化中小学和104所村办小学。医大“211”工程进展顺利。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3.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改建了海河医院和一中心医院,完成了血液中心、传染病医院一期和人民医院主体工程,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人口出生率7.14‰,低于国家下达指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天津博物馆基本建成,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工建设。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3元(新口径),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5861元,增长10.3%。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年内新增就业岗位18.1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1万人,消化存量下岗人员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群众做到了应保尽保。启动了社会保障住房工程,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较大进展。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建设加快,旧路改造、灯光夜景、河道治理等工程按期完工,蓝天、碧水、安静等六大环保工程顺利实施,旧楼区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建成银河公园、塘沽外滩公园。全年新增绿地25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倍。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项工作全部完成。
  回顾2003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决策和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团结奋斗的结果,得益于“三五八十”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积聚能量的不断释放,得益于“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是:开放意识、改革意识、机遇意识不够强,政府职能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企、政事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够大,服务业发展不够快,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较小;国有经济布局不够合理,产权流转不畅,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尚未摆脱困境;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比较大;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综合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始之年。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全面实现,我们已经进入了在高台阶上加快发展、在高水平上实现跨越的新阶段。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特点,高标准地做好200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实现第二步目标良好开局至关重要。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明显改善投资环境,尽快增强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总要求,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发展。发挥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实现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同时着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做到既速度快,又水平高,在更多领域夺取单项冠军,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是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以企业改革为中心,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计划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发展、保稳定。
  三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立足经济发展,又着眼社会进步;统筹对外对内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整体水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壮大区县经济,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的带动作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