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建设内容和分布见表5。
三、投资概算
2004—2005年项目的繁育体系建设总投资为13363.5万元。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各项目区地方人民政府的投资将按项目基建程序报批,并在各级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主要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广泛开拓筹资渠道,特别是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和企业闲散资金、外资等参与本项目的建设。
繁育体系建设的投资概算
建设内容 总投资(万元)
1.良种水牛繁殖基地 1664.0
2.冻精液氮生产基地 1325.0
3.配种网络 4000.0
4.饲养小区 4500.0
5.技术培训 978.0
6.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 396.5
7.项目管理与预备费(3%) 500.0
合计 13363.5
四、建设的进度计划
(一)2004年。
1—2月:
1.由广西水产畜牧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由项目业主单位广西畜牧总站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的具体实施工作。
2.召开各项目县工作会议,分解项目任务,制定各县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项目区的责任人和具体负责人,做好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
3—4月:
1.完成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形成项目总投资方案和年度投资计划。
2.完成基本建设和关键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及相关准备工作。
5—12月:
1.新建1100个人工授精站。
2.完成自治区级培训基地建设,培训高级人工授精员200人,项目管理人员50人,培训基层人工授精配种员2100人,技术人员1200人,专业示范户200人,农民80000人。派出18人出国考察和学习,引进国外专家2人。
3.在钦州、玉林、防城、来宾和崇左市等有奶水牛养殖的20个县(市、区)建设30个水牛奶业开发示范饲养小区。
4.完成种源基地土建主体工程建设和关键设备仪器的招标、采购、安装和调试,引进部分种牛。
5。进行项目中期总结和交流。
(二)2005年。
1月:各项目县形成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并通过投资计划审定。
2—3月:完成18人出国任务,聘请2名国外专家参与合作研究。
4—12月:
1.完成种源基地建设,生产达到预期目标。
2.新建900个人工授精站。
3.培训高级人工授精员100人,项目管理人员50人,技术人员1000人,专业示范户200人;培训基层人工授精配种员1600人,农民70000人。
4.建设20个奶水牛饲养小区。
5.进行项目终期总结和验收。
五、项目建设的运行机制
(一)建立政府协调型的产业化运行体系。
该体系包括政府组织协调体系和企业化运作体系:
┌──────────┐
│ 产业化运行体系 │
└────┬─────┘
│
┌──────────┴────────────┐
│ │
↓ ↓
┌──────────────┐ ┌──────────────┐
│ 政府组织协调体系 │ │ 企业化运作体系 │
└──────────────┘ └──────────────┘
↓ ↓
┌──────────────┐ ┌──────────────┐
│ 自治区项目领导小组 │ │ 乳品加工龙头企业 │
└──────────────┘ └──────┬───────┘
↓ │
┌──────────────┐ │
│ 各项目县领导小组 │ │
└──────────────┘ │
↓ ↓
┌──────────────┐ ┌───────────────┐
│ 乡村养牛协会 │ │技术服务站(兽医、配种、收奶等)│
└─────┬────────┘ └──────┬────────┘
│ │
└───────────────────────┘
↓
┌────────────┐
│ 杂交改良和奶业开发 │
└────────────┘
(二)政府组织协调体系的运作。
1.自治区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设在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审批实施方案,落实项目资金,监督、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协调乳品加工企业与协会、农民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实施小组(设在自治区畜牧总站)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
2.各项目县成立县级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本县项目的规划设计,制订、审核实施方案,落实配套资金,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有关水牛奶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协调乳品加工企业与协会、农民的关系。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3.乡村农民养牛协会。乡村养牛协会是群众组织,主要是协调养殖户与各方面的关系,保护农民利益,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发展奶水牛养殖,并引导奶水牛养殖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企业化运作体系。以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加工优势、种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管理。以奶水牛饲养小区为载体,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奶业发展模式,使农户利益与企业利益密切结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在奶水牛的杂交改良形成一定规模后,奶水牛产业由基建期进入了生产经营期,水牛奶业进入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阶段,形成以乳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