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超越特许经营证规定范围从事燃气经营业务;
(三)伪造、涂改、出租、借用、转让燃气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证件;
(四)用槽车直接向液化气钢瓶充装液化气;
(五)使用超过检验期限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液化气钢瓶;
(六)强制用户购买指定的燃气器具或者到指定的地点购买燃气器具;
(七)拒绝、阻挠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八)违反国家有关计量、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的行为;
(九)破坏燃气市场秩序和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燃气用户
第二十八条 燃气销售企业应当向用户提供优质、安全的燃气产品和便利、规范的服务。
燃气销售企业应当建立用户档案,与用户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书面告知用户燃气安全使用知识,指导用户安全使用燃气。发现用户违反安全用气规定的,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并提出改正意见。
第二十九条 燃气销售企业应当公布24小时服务查询电话和报修电话,接到用户报修电话应当及时维修。对燃气泄漏的,应当立即抢修,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第三十条 燃气用户应当正确、安全地使用燃气,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燃气输配管网上直接安装燃气器具;
(二)盗用或者转供燃气;
(三)擅自接通管道使用燃气或者变更燃气用途;
(四)自行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计量器具、燃气设施;
(五)在同一室内同时使用含燃气在内的2个或者2个以上独立燃料源;
(六)在卧室使用燃气;
(七)违反正确、安全使用燃气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一条 燃气用户应当按期交纳燃气费用。逾期4个月,经燃气销售企业两次以上书面催缴仍不交费的,可以中止供气。
燃气销售企业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项目和价格收费。燃气用户对不符合规定的收费,有权拒绝和举报。
第五章 燃气器具
第三十二条 凡在本市销售、使用的燃气器具,必须经计量认证合格的燃气器具检测机构检测,并且具有生产许可证标志、编号、生产厂家,产品合格证、安全使用说明书,重要部位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经检测合格的民用燃气器具,由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销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