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安徽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为动力,着手建设一批经济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继续运用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向县城和中心建制镇集聚,壮大经济实力。
  扩大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就业技能培训、用工信息发布等工作。在农民工输入较多的地区建立管理服务站,提供咨询、法律等方面的援助。继续清理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力争全年新增劳务输出40万人。
  二、加快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抓住消费结构升级和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机遇,着力将加工制造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积极推动汽车产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零部件产业,加快奇瑞发动机和变速箱、江汽多功能运动车等项目建设。在完善配套能力的同时,引导家电企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快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壮大机械装备和精细化工产业。抓好叉车集团工业园、日立挖掘机扩建、安庆石化化肥原料“油改煤”、两淮煤化工基地、联合利华工业园等项目。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支持丰原700万吨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尽快将丰原集团建成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排头兵。推进安庆50万吨林纸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
  进一步壮大能源原材料产业。把实施皖电东送工程放到突出位置。加快电源点项目建设进度,推进皖电东送西通道前期工作。展开两淮煤炭基地建设,开工丁集、张北等矿井,加大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沉陷区治理。抓好马钢薄板、海螺日产万吨水泥熟料、巢东集团重质碳酸钙等项目建设。支持马钢、铜陵有色等企业“走出去”,拓展原料供给渠道。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和重大项目。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依托,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中药等领域组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数字安徽”建设。
  加强电力、运输的协调调度。做好电煤供应工作,保障电力机组的稳发满发。加强电网调度,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建立电网重大事故应急机制。大力推进峰谷分时电价,强化需求侧管理。抓好节电工作。加强与铁路运输部门的协调,保障重要物资供给。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