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安徽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2004年我省经济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国内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产业和治淮的投入,宏观环境较为有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大部分保护措施即将到期,国际、国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我省产业层次不高,整体经济素质不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充分调动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抢抓机遇,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趋利避害,乘势而上,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经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之一是组织实施好“861”行动计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861”行动计划的实质是,以工业化为核心,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具有较强牵动力、总规模上万亿元的数百个重大项目,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确保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2004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加大治淮力度。淮河治理是继长江整治后,从根本上改善我省发展条件的一项千秋伟业。当前,要积极推进行蓄洪区口门建闸、险闸加固及堤防加固等应急工程建设,确保安全度汛。完成行蓄洪区及河滩地30万人的移民迁建和中小学校舍、基层卫生院所、道路、桥梁等水毁工程修复重建任务。积极推进淮河治理,加快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干整治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白莲崖水库、涡河、沙颍河治理等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治淮投资40亿元以上。
  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淠史杭、驷马山、花凉亭和女山湖水库等大型灌区投资力度,稳步推进引江济淮前期工作。加强水源工程配套,改造中低产田,推进防护林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加快农村道路建设,2004年再开工2000公里以上农村国债公路。继续加强农村卫生、教育、电网、人畜饮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进宿州、阜阳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滁州大型商品粮基地后续管理,努力将皖北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单产,预期今年粮食产量2600万吨。坚持以高效经济作物、蔬菜园艺和畜牧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强种子工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继续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