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节庆会展休闲娱乐业。精心策划和举办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中国豆腐文化节、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砀山梨花节、巢湖银屏牡丹节、黄山国际旅游节和中国(芜湖)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扩大影响,形成品牌。积极承办各种博览会、展销会。大力发展有特色、有潜力、有消费群体的社会休闲娱乐、游艺、歌舞业,在城市发展酒巴、茶巴、网巴、氧巴、陶巴、咖啡馆、装祯室、工艺品制作室等高消费型、小康型、大众型设施,加速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广场文化的发展。推动文化下乡,强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和开发,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拉动相关消费;融文化休闲经营于一体的休闲沐浴业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服务,壮大实力,促进就业。到2010年,全省举办的文娱、休闲、演艺等经营收入力争达到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以上。
(三)着眼市场竞争,壮大文化企业集团发展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是参与现代文化产业市场竞争的需要。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中,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体育场、群艺馆等文化设施以及特殊的艺术院团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保留,其投入通过财政或社会捐赠等方式获得补偿。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创办、领办、合办文化企业,促进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文化公司或企业群体发展壮大,增强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努力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以文化精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促进资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组合,加快形成以8大企业集团为先导的大型文化企业群体。各市也要根据当地实际,狠抓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
1.出版集团。以资产为纽带,整合全省出版社,加快成立安徽出版集团。教材出版中心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加快出版集团下属企业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争取上市。到2007年,全省出版社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以上。
2.广电集团。以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为主体,整合系统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组建安徽广播影视集团,加快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步伐。通过实施重点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企业经营,促其快速成长,力争到2010年,全省广播电视系统收入超过15亿元以上,资产达50亿元。
3.报业集团。加快壮大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尽快形成以母报为主体,以产权为纽带,报、社、网、刊合一的发展结构。到2007年,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利税2亿元以上,总收入过5亿元。到2010年总收入突破10亿元。
4.发行集团。已组建的安徽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吸引社会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系统的大型连锁经营。新华书店系统外的发行企业和集体、个体书摊要走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连锁化的经营道路,减少中间环节,扩大营销领域,壮大经济实力。到2007年,全省发行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5.演艺集团。整合优质资产,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合作方式多种化、经营体制多样化的要求,组建安徽演艺娱乐集团。各市、县要针对娱乐市场消费多元化的特点,引导发展个性化、特色化经营的中小文化企业群。扶持和鼓励民营文化娱乐企业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使民营文化娱乐企业在民营经济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6.印刷集团。以安徽新华印刷股份公司、安徽书刊印刷厂、安徽省印刷物资公司为核心层,联合中德印刷培训中心等若干资产优良的书报刊印刷企业、出版物印刷企业、包装装璜印刷企业或专项印刷企业,加快组建若干家印刷企业集团。加快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印刷体系,力争经营效益进入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