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水利工程的环境与安全管理。
1.严格依法行政。制定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有关政策,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和经营提供保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加强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水利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水管单位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防护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并采取措施保障下游生态用水需要。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活动要避免污染水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环保部门要组织开展有关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对水利工程及周边区域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3.强化安全管理。水管单位要规范操作,科学调度,搞好工程运行管理和安全监测,及时掌握工程安全状况,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管理和运行秩序。要根据工程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出具体抢护预案。当出现危及工程安全的险情时,要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抢险措施。
原则上不得将水利工程作为主要交通通道;大坝坝顶、河道堤顶或戗台确需兼做公路的,需经科学论证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维护措施;未经批准,已作为主要交通通道的,对大坝要限期实行坝路分离,对堤防要限制交通流量。河口、防潮工程管理单位要根据管理需要,划定相应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三、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一)加强组织领导。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人事编制部门要做好水管单位性质划分、编制核定、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工资与离退休费审核和干部管理相关政策落实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水管单位经费测算审核、经费预算和计划下达等工作,并落实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所需的必要经费;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转制人员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的接续工作;物价部门要做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有关规费的管理和改革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应的工作。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地要在认真制定改革实施细则和办法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步骤,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完善工作程序,规范工作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既要探索创新,又要积极稳妥,通过改革切实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既要大胆借鉴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于水利行业和本单位的实际,根据各水管单位所承担的任务和人员、资产的现状,实行分类指导。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