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确定的治水方针为指导,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农业生产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管理机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服务,推动农村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4、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目标任务。2004—2007年,力争完成节水灌溉面积800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困难200万人(其中水源缺乏型100万人,水质未达标型100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0平方公里,继续对11座大型水库、97座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7条骨干河道进行堤防整治,新增旱作基本农田200万亩,建设水窖、水池等集雨工程,新增蓄水容量100万立方米,为粮食安全、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实施项目拉动,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
5、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基本农田的水利建设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农田排灌系统,增强抗灾能力。农业开发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通过灌溉排涝、农田整治和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提高中低产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努力改善基本农田设施,确保农村人口人均达到一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严格基本农田管理,依法保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6、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对现有小水库、小塘坝、小水池等蓄水工程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增加蓄水能力。对老化失修的机井、泵站和灌溉设备抓紧修复改造,确保发挥正常功能。建设一批水池、水窖等小型集雨工程,提高应急抗旱能力。积极推广咸淡混浇和苦咸水淡化模式,加大微咸水资源利用。二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积极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节水高效示范区、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及旱作高效农业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促进工程节水向综合节水、高效用水转变。三是抓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力争2004年底基本解决我省现有历史遗留的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提高供水保证率,保障饮水安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四是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河道堤防整治工作,抓好骨干行洪河道堤防整治、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完善防洪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