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省人造板和造纸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对人造板、纸制品需求已呈持续增长态势。我省位于京津周围,对于满足京津两地对人造板和纸制品具有得天独厚的“近位”优势,京津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大北京战略”的实施,也将拉动我省林板(纸)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深入和东扩、南用、西治、北休的战略布局的调整,全国林产工业的发展布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我国南方地区水系发达、多雨湿润,具备大量发展用材林和木浆生产的最佳条件,由于木浆生产及其造纸附加值较高,规模效益明显,生产要素将逐步向木浆造纸集中,形成“南纸北板”的林产工业格局。加上南方多雨湿润对人造板生产形成的不便,人造板生产可能出现“北移”现象。生态治理是林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主攻方向,北部林区休养生机,减少森林采伐,缩小林区林产工业的规模,客观上为我省林产工业“提速”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省人造板和纸制品增长速度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05年人造板产量将达到1200万立方米,木浆产量达到60万吨。2010年全省人造板产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木浆产量达到160万吨。
(三)速生丰产原料林在林板(纸)产业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人造板和造纸业的发展,必然增大木材资源的消耗,到2005年,我省人造板和木浆生产需要木材原料1800万立方米,到2010年人造板和造纸所需木材将达3000多万立方米。当前,国际国内的木材资源现状是,全世界1990—2000十年间森林面积自然和人工植树每年增长7800万亩,而森林砍伐面积却高达21900万亩,世界森林资源长期以来处于下降趋势,不少木材出口国,已经开始限制原木出口,从国内来看,第五次森林普查显示,虽然我国林木蓄积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但我国森林资源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继续减少,预计到2010年从外省购进或境外进口木材将下降到600万立方米以下,我省速生丰产原料林木材年产量至少达到2400万立方米,才能基本满足我省人造板和造纸业原料供应和生产的基本平衡。
五、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强化科技支撑,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积极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努力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加快形成以原料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板(纸)一体化新格局。为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壮大农业农村经济做贡献。
(二)发展原则1、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2、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原则。3、坚持政策引导、龙头带动,订单联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原则。4、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定向培育,满足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原则。5、坚持企业发展与基地建设相结合,企业规模扩张与基地建设配套同步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