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2004年全省纠风工作的重点是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省直机关还要重点做好审批项目特别是收费项目的复查审核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省的统一部署和各自实际,确定工作重点。各纠风专项治理工作都要有重点地加强监督检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重点对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政策、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实行“三限”政策和高等学校的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重点对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和医疗服务中执行医德医风有关规定的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重点对执行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以及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责任追究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重点对有关政策规定特别是村级“限额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治理公路“三乱”工作,重点对公路“三乱”易发多发地区和蔬菜运输“绿色通道”进行明查暗访,有效整改;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重点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的管理、严禁设“小金库”以及统发公务员岗位津贴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案件要坚决查处,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要重视抓好正面典型,有效指导和推动全省工作。
(三)纠建并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在从严治标的同时,要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不正之风的体系。要深入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教育、职业道德和法规观念教育,筑牢抵御不正之风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健全工作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群众团体和特邀监察员在纠风和行风建设中的民主监督作用,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监督,加强自下而上的内部监督,形成畅通、快捷的纠风信息反馈系统。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不断探索用改革的思路解决不正之风的有效办法和措施。
(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要坚持依法依纪纠风,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切实维护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严肃性。要严格掌握政策,把惩处与教育、查处与防范结合起来,做到宽严相济。要加强对纠风专项治理和行风建设中的难点和政策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推动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