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改造的有机结合,拓展信息技术的市场空间。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面向社会的重点业务服务系统。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依托网络集成信息服务商、内容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发展信息服务业,建立社会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立相关的数据平台和数据库,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形成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多元信息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立面向全省的网络化现代物流体系和分销体系,加速条形码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重点商务交易平台的投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效推进生物技术工程、新材料及应用技术、重大成套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及环境保护等创新及应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前期研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高行业主导产品研制水平,组织实施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和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
强化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围绕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扶持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升我省重点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实现重点产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工厂自动化系统(FAS)等信息技术。加强对具有行业特点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示范工程,推进技术的延伸和扩展,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产力。
烟草及配套产业:推广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及卷烟加工工艺、技术、质量的智能化监控。推广烤烟生物醇化技术,卷烟降焦、降害技术,新型卷烟辅材辅料生产技术,采用造纸法烟草薄片技术。发展高档商标加工技术,引进符合高档商标加工及短流程、低物耗要求的圆压、圆烫压痕、模切工艺技术,发展新型胶印、丝网印刷和凹印生产线合理配组。开发绿色环保印刷油墨,高阻隔、高强韧功能纸板及纸箱,提高水松纸、烟用丝束、烟用香精香料及BOPP膜等烟用辅料及包装材料的技术含量。
能源产业:重视发、输、配电工程和调度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云南电网的数字化通信和数字化控制,建立云南电网技术支持系统,建立云南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建设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提高云南电网的科学管理及运行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建立发电厂和变电站综合自动系统,推广应用火电厂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水电站自动化检测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与设备;建立高效电力通讯传输信息管理平台和电力干线网络,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水平。采用循环流化床、加装脱硫装置、洁净煤燃烧等技术,降低火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推广高效劣质煤及城市垃圾发电技术;对现有水电站进行除险、加库、增容,增强调频调峰能力。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和装备开发研究,发展重大灾害事故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洁净煤、新能源技术和高效先进洗选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强化洗选加工;实施水煤浆、褐煤液化示范工程及煤层气开发利用研究;注重煤系伴生矿产的开发研究,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和煤矿瓦斯与煤层气资源利用技术。
机械制造业:全面推进CAD、CAE、PDM等现代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水平、效率,推广并行工程技术、快速成形技术、超精密、超高速加工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开发和应用网络化制造技术;围绕大中型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有选择地建设ERP、CRM、SCM系统,在骨干企业中实现CIMS的运用。
冶金有色产业: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及连续生产工艺监控系统和通讯技术、连续生产过程综合优化控制系统建设。采用先进探矿技术,开发先进采矿技术和难选冶矿应用技术,提高矿物利用率;引进国际先进沉没式熔池冶炼技术冶炼铜、铅、锡,用大型预焙槽代替小型自焙槽电解铝,发展湿法冶金技术,在铅锌冶炼企业推行先进冶炼工艺和技术,以低浓度二氧化硫制酸工艺技术改造铅锌冶炼;淘汰土法铜铅锌冶炼和自焙槽电解铝生产能力;钢铁工业要推广干法熄焦新技术,钢水炉外精炼技术、连轧技术,非高炉炼铁模式、高炉喷煤、转炉煤气干法回收等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的中板轧机。
化工产业:开发和推广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推广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开发中低品位磷矿和高杂质磷矿的选矿及综合利用技术,加强磷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湿法磷酸为基础发展农用商品磷酸,湿法与热法并举发展精细磷化工新产品;发展以煤代焦生产合成氨以及甲醇、合成油等新型燃料及其他煤化工产品,发展可控释化肥生产技术、化工新材料生产及改性技术、生物精细化工及其他精细化工深加工技术等;推广节能先进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医药产业:采用现代新药筛选技术,加强以云南天然药物资源为基础的新药开发;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促进以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为主的原料基地建设;逐步实现医药生产过程的计算机在线控制、制药过程中各项单元制造技术与装备的智能化组合应用及关键工艺参数的程序化、自动化控制;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技术,推进云南医药营销网络建设。加快药物新剂型开发,推进微囊技术、包合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制剂中的应用,大力开发缓释、控释、速释制剂、膜剂等新剂型和新型药用包装材料;推进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推进超临界萃取技术、动态提取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加快实现中药生产的标准化、产业化,按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建材产业:推广水泥、浮法玻璃、墙体材料等产品的热工窑炉自动监测与燃烧系统优化控制技术,建立原料自动配料、产品生产计算机监控调度系统,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支持日产2000—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窑外分解技术的改造项目,淘汰立窑工艺。引进先进的浮法玻璃生产管理和软件系统等技术。发展非金属矿深加工。
农特产品加工业:加快农特产品加工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光机电一体化工程应用,推广应用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提升食品标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制糖业要推广优良蔗种培育及快繁技术,积极引进和利用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溶剂超声波协同结晶和亚磷双浮澄清、酶澄清法等无化学澄清技术、微孔聚合物清净系统等改进生产工艺,推广制糖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近红外在线检测、集散型自动控制系统及新型农务系统装备的引进。制茶业要提高茶叶精制及深加工技术,采用高新技术提取和利用茶多酚、茶色素等功能性成分。食品加工业要开发富含营养元素及生物酶、活性肽、功能因子等高附加值功能食品、补充剂和添加剂,推广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技术,鼓励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无菌加工及包装技术等。橡胶业要推广新品种,改造低产低质胶园,开发新的名优橡胶制品,提高橡胶制品的品质。畜产品加工业要开发高营养、低脂肪、无公害、环保型的肉类绿色食品,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技术,建立食品流通安全防范体系、主副食品流通安全防范检测网络体系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形成食品安全预警和管理机制。
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主要发展和推广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泥、噪声以及汽车尾气等处理和净化的技术装备;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工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及装备,新型环保材料及降危降害药剂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应用技术,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各种节水、节电技术和设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设备,太阳能热利用、采暖、空调等技术和设备,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设备及工程安装。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高耗能、高耗水设备,对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要坚决予以淘汰,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劣势企业的有序退出。
(五)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