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展目标:预计2005年医药产业销售收入68亿元,年均增长23.3%,2007年103亿元,年均增长23.3%,2010年200亿元,年均增长23.2%,2020年1400亿元,年均增长22.4%;2005年工业增加值33亿元,年均增长24.8%,2007年50亿元,年均增长24.0%,2010年100亿元,年均增长24.8%,2020年450亿元,年均增长20.0%。
  发展方向:依托云南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制剂技术,发展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生物医药业,创建云药知名品牌群。
  发展重点: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云南白药、三七、灯盏花、天麻、蒿甲醚、紫杉醇、激素、辅酶Q10等具有资源优势的生物药系列产品,培育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2户,超过10亿元的企业10户,将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生化药物生产基地。

四、建设好重点工业园区



  建设重点工业园区有利于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载体;有利于招商引资,为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提供融资平台;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尽可能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利于推进企业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全面带动服务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充分扩大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建设重点工业园区的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政府作好重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引导工作,因地制宜地建设工业园区,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园区的建设要依托大项目,积极借鉴省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以园招商、以项目招商,以商建园、以商兴园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使园区建设走布局优化、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加强管理的新路子,建立园区开发和建设的新机制。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原则。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参与园区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我省经济发展的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原则。积极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建立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入园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坚持重点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园区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化发展趋势相衔接,与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并纳入当地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做到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健全功能、合理布局,力求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化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来规划建设重点工业园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群,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提高区域特色经济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构建特色块状经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重点工业园区。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与行业整合相结合的原则。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格局,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坚持工业园区建设与行业整合相结合,围绕行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依托大中型骨干企业进行建设,实现行业整合与园区建设对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共轭效应。
  坚持与我省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相结合的原则。园区建设要根据我省经济要素流向和基础设施布局的客观情况,符合现代物流发展总体目标和总体构架,围绕在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物流基地和物流大通道的发展思路来规划,实现主要物流节点城市和省内物流通道的基本走向与园区建设的有机结合,推进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建设目标及产业定位
  建设目标:全省规划建设重点工业园区30个左右,其中已建和在建的20个、新建10个。到2010年初具规模,2020年全部建成。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功能健全、产业(企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工业园区。重点工业园区初步规划面积443平方公里,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预计2020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200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4.3%。重点工业园区创造的GDP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产业定位:重点工业园区建设的产业定位以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
  (三)重点工业园区的标准
  重点工业园区的基本标准为:
  1.园区规划面积不低于4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实现“五通一平”。
  2.园区内产业以工业为主,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幅度在15%以上。
  3.园区内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产业成长性好,聚集度高,产业链长。
  4.园区内龙头企业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5.园区所处位置交通便利,通信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条件好。
  6.园区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四)工业园区产业布局
  重点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主要体现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我省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园区特色,提高产业集中度,防止园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一是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以烟草及配套产业,冶金、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业,电机电器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建材工业,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产业,现代纺织业,制糖、制浆造纸、茶叶加工、橡胶加工、畜禽肉奶制品、绿色食品等农特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三是以进出口产品为主的进出口加工业。
  形成的主要产业群:
  烟草及配套产业群主要由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溪红塔工业园区、昆明呈贡工业园区、红河弥勒工业园区组成。
  冶金、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群主要由昆明安宁工业园区、楚雄禄丰工业园区、曲靖南海子工业园区、红河工业园区(大屯冶金工业园)、怒江兰坪工业园区、大理祥云浑水海工业园区、文山马塘工业园区、玉溪研和工业园区组成。
  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产业群主要由昆明海口工业园区、昆明安宁工业园区、昆明嵩明工业园区、曲靖花山工业园区、红河工业园区(开远化学工业园)组成。
  汽车配套产业及装备制造产业群主要由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嵩明工业园区、昆明呈贡工业园区、曲靖汽车工业园区、大理洱源邓川工业园区组成。
  高新技术产业群主要由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呈贡工业园区、红河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曲靖南海子工业园区(新材料加工园)、大理经济开发区、楚雄工业园区、玉溪红塔工业园区组成。
  电子信息产业群主要由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开发区、昆明海口工业园区、昆明呈贡工业园区、红河工业园区组成。
  建材产业群主要由昆明呈贡工业园区、大理经济开发区(凤仪工业园)、昆明安宁工业园区、红河工业园区(开远工业园)、丽江永胜工业园区、腾冲和顺工业园区组成。
  生物制药产业群主要由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呈贡工业园区、红河工业园区、大理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楚雄工业园区、文山三七产业园区、丽江南口工业园区、德宏潞西工业园区组成。
  农特产品加工产业群主要由大理洱源邓川工业园区、德宏潞西工业园区、丽江永胜工业园区、丽江南口工业园区、保山市隆阳工业园区、迪庆香格里拉工业园区、红河弥勒工业园区组成。
  糖、茶、胶产业群主要由临沧云县工业园区、思茅北郊工业园区、景洪市江北工业园区组成。
  林(竹)纸产业群主要由文山马塘工业园区、思茅北郊工业园区、德宏瑞丽工业园区组成。
  进出口加工业主要由腾冲和顺工业园区、红河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思茅北郊工业园区、景洪市江北工业园区组成。
  (五)工业园区区域布局
  重点工业园区的布局主要放在发展条件好、有一定工业基础、比较优势明显的地州市,兼顾面上发展,在其它地州市适当布点。具体布局:昆明市4个,曲靖市、大理州各3个,玉溪市、红河州、楚雄州、保山市、德宏州、丽江市、文山州各2个,昭通市、思茅地区、临沧地区、怒江州、迪庆州、西双版纳州各1个。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