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辽宁省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的通知

  (八)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网络,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
  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社区以及通过网络技术的覆盖,营造“时时有学习之机,处处有学习之所”的良好环境。
  ——构建学习型企业。通过教育机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参与,通过在企业内树立学习理念,建立学习机制,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为企业和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东北大学等高等学校的师资,在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沈阳黎明公司等企业进行企业领导人培训,学习海尔企业培训模式和其他相关内容;建立跨行业、跨所有制企业的培训信息网络,将企业现有实习基地资源、教师资源等一并入网。
  ——构建学习型社区。以现有各类教育资源为依托,建立社区教育机构,针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到2007年,以社区内的学校为依托,建立20所社区学院,以充分整合现行社区教育资源,使社区教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立起与我省人文和经济相适应的多功能社区教育体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抓好社区教育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活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九)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开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新途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以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加强以校园网络为标志的硬件基础建设。到2007年,省内90%以上高、中等职业院校开通校园网,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创建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校园内的任何一个网络端口都可以随时进入“虚拟教室”和“虚拟实验室”。
  ——加强以课件为标志的软件基础建设。重点从主要辅助教师教的课件转为主要辅助学生学的课件,从而实现信息工具功能的转变。从现在起分期分批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到2007年底,80%以上专业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并能制作高质量课件。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校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管理与服务。
  ——到2007年,力争建成由1个省级职教信息资源中心,14个市级资源分中心和建成校园网络环境的职业院校组成的辽宁职教信息资源网络,形成联系企业、服务社会的高速通讯网络。
  (十)增加资金投入,确保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的顺利实施
  各级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监督民办职业学校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省财政、教育部门联合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各级政府按照学校招生数量足额拨付。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高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不少于本科高等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按照国务院规定,各地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20%,实行专款专用。省财政、教育部门要联合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从2004年起,省本级要将教育基本建设专项经费增量中的20%、教育经费增量中的20%,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高、中等职业教育骨干示范学校、示范专业、实训基地、课程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项目建设。农业经费增量的10%、存量的5%可用于农村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科技经费增量的10%、存量的20%可用于职业教育中的科技攻关等项目支出。市、县两级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对省拨专项经费各地要等额安排配套经费。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