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内党发[2003]25号 2003年12月24日)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林业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林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我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是黄河、辽河、嫩江等河流的上中游或源头。特别是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区位,决定了我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
2.我区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造林种草、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区林业跨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取得明显成效,人工林达到858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7.7%提高到17.5%,累计生产木材1.9亿立方米,为保护和改善生态、增加农牧民收入、调整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3.林业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整体上看,我区森林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林业大省区之一。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仍很严重,干旱、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能力有限。恶劣的生态状况和较低的林业生产力水平,是制约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之一,改善生态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二、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保护和建设并重,坚持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努力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积极发展林业产业,使林业更好地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推动我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奋斗目标。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8.5%,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退耕还林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取得新进展。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7%,宜林地全部绿化,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