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北京市流通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2004年)的通知
(京商规字[2004]6号)
各区、县商委(经贸委)、计委,各企业协会和有关单位:
近几年,北京商业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流通方式逐步推广,商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流通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北京流通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
北京流通业发展的主旋律是在调整中快速发展。商品流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2003年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1916亿元,年增长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现代零售业发展迅速,新型业态、连锁经营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连锁经营覆盖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2003年全市商业连锁企业146家,门店总数已达到4277家,比2002年增加38.5%,实现零售额463亿元,同比增长23.7%,大大高于本市商业平均增长水平,连锁企业年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16%,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大型综合及专业超级市场和便利店、专业店等快速发展,流通业面貌有较大改观。各类大型店铺建设速度加快,全市截止2003年年底共有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类大型零售商业店铺100家,总营业面积约214万平方米,其中大型百货店63家,大型综合超市26家,大型专业超市9家,仓储式商场2家。外资投资零售业成为热点,流通业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显现,截止2003年底北京市已获批准外商投资商业零售企业25家,已投入运营21家,已开店铺50家,2003年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增长率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适应个性化需求,特色化商业迅速发展;社区商业、农村市场、便民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开始起步,三个物流基地和部分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和招商运营进展顺利,一些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已经启动,大型连锁集团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快速发展,物流资源的整合步伐加快,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壮大,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安全方便高效的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成为流通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商业管理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步推广。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北京商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零售业将进一步整合,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二、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国外著名零售商将进入北京市场。
三、新兴业态将保持高速度、高水准发展。自动售货、电子商务、邮购等无店铺零售业态发展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