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威海市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威政办发[2004]26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威海市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四年三月三十日
威海市200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2004年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域
(一)乳山市矿山开采形成不稳定边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地质灾害防范区。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矿山露天开采形成不稳定边坡和采空地面塌陷及伴生的地裂缝问题。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增加,废弃的矿坑或不断扩大的露天采坑的边坡由于岩体破碎,边坡台阶小或边坡直立,在汛期强降水时易发生滑坡、片帮、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二)环翠区和文登市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地质灾害防范区。环翠区地面塌陷发生在范家埠金矿区,1998年沿废弃采空区发生了3个串珠状陷坑。在汛期集中降水时,沿现存陷坑有继续扩大的可能。文登市地面塌陷位于侯家镇大时家银金矿区,去年汛期,沿采空区产生过地面塌陷,有继续产生塌陷的可能。海水入侵分别发生在羊亭河下游入海处和小观镇南部沿海地区,因海水养殖形成小面积的海水入侵是缓变型地质灾害,应立足长期效应进行治理。
(三)荣成市小型崩塌、海水入侵地质灾害防范区。主要分布在荣成市石岛镇周围的露天采石场和西岚村北近似直立的山体。海水入侵主要出现在沿海岸线地区,由于开采地下水或海水养殖,部分地区出现了海水入侵现象,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影响。
(四)渣石流。渣石流灾害点主要位于各采石场的边缘,以经区京威石场和已经关闭的太平庵采石场较为明显。
(五)海水入侵。我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985.9公里,海水入侵主要发生在沿海第四系地区或各大河流入海口周围,各市区、开发区均有发生,主要灾害点有荣成市镆铘岛、台上林家、旭口村,经区长峰村,环翠区羊亭镇孙家滩北,高区初村镇西马山,文登市南部沿海第四系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