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装备工业。大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工程机械、搬运机械、锻压设备、电工设备、农用机械、环保机械、通用基础机械产品等市场急需的成套装备和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产品有特色并按照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的专业化协作配套体系。叉车及工程机械达到5万台规模。积极开发新型、特种叉车、自动化仓储系统、高原、高寒及特种挖掘机系列产品等先进施工机械。在巩固农用运输车、小型手扶拖拉机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联合收割机、种植机械及节水灌溉机械等。
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1项,总投资163亿元,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23项,总投资20.7亿元。加快江汽集团重组、并购和改造步伐,投资40亿元,建设轻型商用车、SUV多功能车及中型客车研发基地。奇瑞公司围绕形成70万辆轿车规模,依托现在的生产线及配套资源,推进产品的换代升级,开发轿车新品种及新型发动机。加快星马公司重型汽车、全柴集团新型车用柴油机、环保机械以及环新、康达、铜陵三佳、黄山金马等企业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改造,提高配套能力。
(三)新型建材及非金属材料基地。以海螺集团、国风集团等企业为重点,发挥资源、技术、区位优势,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和塑料管材管件。发挥我省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采用清洁、高效的生态建材工艺和非金属矿物超细加工、特种陶瓷、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深加工技术,加大非金属材料加工转化力度,在引进关键技术设备的同时,增强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新型干法水泥熟料规模达到1亿吨、塑料型材60万吨、管材管件40万吨,壮大陶瓷喷涂棒、方解石、凹凸棒土、高岭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规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2项,总投资140亿元,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5项,总投资2.4亿元。海螺集团围绕形成8000万吨水泥、50万吨型材生产能力的目标,投资30亿元,实施日产万吨、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型材生产线项目。国风集团围绕管材、薄膜两大类塑料制品和非金属矿超细粉深加工产品,重点实施碳酸钙超细粉项目、管材项目等。同时,加快实施巢东、两淮、滁州华能等企业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改造和碳酸钙、高岭土超细粉、人造板、皖维公司工业废渣生产水泥等项目。
(四)日用电器工业基地。以美菱、荣事达、合肥海尔、博西华、芜湖美的等企业为重点,围绕名牌系列化、生产柔性化、企业集团化、配套专业化,采用变频、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先进技术,加快日用电器升级换代步伐。集中力量做好电机、新型漆包线、内螺纹铜管、毛细铜管、超微细线、塑料配件等日用电器配件的开发和生产,进一步提高日用电器及配套件工业生产的集中度,扩大产业规模,带动包装纸及纸板、塑料、印刷等产品的发展。电冰箱产量550万台、洗衣机400万台、空调器500万台、彩电450万台。实施亿元以上项目9项,总投资37亿元,重点技术创新项目9项,总投资1.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