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3-2007年安徽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规划纲要的通知

  (三)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年来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6家,国家级技术中心6家,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761项,开发新产品11129项。新产品产值率由1998年的9.2%提高到2002年的15.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9.6%提高到2002年的13.2%。通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加速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与此同时,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也取得明显成效。在建成投产的项目中,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的占90%,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3.3%,整体上带动了产业升级。冶金、石化、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煤炭等传统行业通过技术进步,逐步发展壮大,产业层次、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技术性措施进一步强化,增强了重要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大公司、大项目战略,强化技术性措施,重要骨干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马钢、海螺、丰原、江汽、奇瑞、星马、国风、铜峰、华茂等一批优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发展壮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拓了国际国内市场,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改善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五年来,全省累计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项目2700个,总投资132亿元;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由1998年的1780万吨上升到2002年的2607万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56吨标煤下降到2.24吨标煤,低于全国2.56吨的平均水平。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全面推进。省70户重要骨干企业和1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部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形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产业链,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进程。
  过去的五年,虽然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后续项目少,特别是大项目少。一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经营者更多地注重当前,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管理。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在省内产业化的较少;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渠道不畅。三是小企业贷款难,项目实施难。四是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的投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传统的管理方式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五是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利用外资规模较小,有些企业只注重引进资金,忽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二、2003—2007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