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12.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校长要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和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坚持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选拔任用校长的主要方式。校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为3—5年,可以连任。要明确校长任期内的目标责任,加强履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或严重失职、渎职者,及时予以解聘或撤职。
  13.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主,积极推进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学校在职教职工脱产进修,必须经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签订相关协议。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
  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强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14.进一步提高“两基”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实行“两基”“双线承包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加大控制流生工作力度,以控制初中学生辍学为重点,开展争创“无流生乡”和“无青壮年文盲乡”活动,巩固“两基”成果。各地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15.结合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条件具备、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发展农村初中、边远地区和山区寄宿制学校,探索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要统筹规划边远地区和山区学校的布局,防止因布局调整而导致学生辍学。
  加强农村示范学校建设。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要求,扩大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中小学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16.深化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对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确保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或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具备条件的农村初、高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新增劳动力培训。积极推进“绿色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农村学校作为遍布乡村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承担着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农村中小学可一校挂两牌(兼成人学校),日校办夜校,开展扫盲和农民文化技术培训,成为乡村开展文化、科技、农民和党员干部教育活动的基地。
  17.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与“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相结合,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以项目为抓手,分类规划和建设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卫星收视点和光盘播放点,加快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以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为主,积极争取国家专项经费的支持,做好与国家专项资金的配套工作,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多渠道筹集经费。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通过企业带资建设、政府政策扶持、学校收费还贷的办法,建设计算机教室,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步伐。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