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林业富民
7.优化产业结构,抓好林业五大产业。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引导和调控,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果品产业要以优质为核心,突出特色、培育精品,加快桃、苹果、梨、柿子、板栗等果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果园。速生丰产林产业要与林业生态工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实行集约经营。花卉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新生产技术研发,提升质量,扩大规模,增加效益。林木种苗产业要增加名特优新树种、速生丰产树种、乡土树种和抗逆性树种等种苗生产,大力培育种苗市场。森林旅游产业要科学规划,重点抓好森林旅游线路和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快高水平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生态安全
8.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地、林木管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坚持依法治火、科学防火,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以专业化、正规化、现代化为目标,建设完备的森林防火预警和监控系统,使重点林区望监测面积达到90%以上;加快林地防火公路、防火阻隔带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增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控制和扑救能力;建立健全森林消防监督机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提高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水平,逐步形成完善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网络;积极推进生物防治,加强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严防危险性森林病虫害入侵。加强林地、林木管理,严禁随意采挖野生植物,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
六、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9.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公益林业要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本市林业主体是公益林,分为国家级和市级两级。公益林建设投资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照事权划分,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将由国家和市承担,市级公益林的补偿由市和区县承担。公益林区施行禁牧、禁猎、禁薪、禁垦;天然林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要严格管理,依法实行禁伐和限伐。商品林业要按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自主经营,政府给予必要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