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基本方针。
――坚持生态优先,景观优美,产业优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林业的全面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科学经营,兴林富民,实现城乡林业的协调发展。
――坚持全民动手,改革创新,因地制宜,严格保护,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教兴林,依法治林,工程带动,创建精品,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5.主要目标。到2008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36%,建成山区、平原、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形成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努力率先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备的高标准的林业生态体系、高效益的林业产业体系和高水平的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为建设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奠定基础。
三、加快高标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提高三道绿色生态屏障水平
6.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抓好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工程。城市绿化要以植树造林为主体,把美化环境与增强生态功能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建设水平。全面完成城市绿化隔离地区125平方公里绿化建设任务,形成市区森林环绕的生态景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工程,要按照北京城市空间布局调整规划进行建设,实现绿化达标、生态良好、产业优化、农民增收,把该地区建设成为重要生态区、绿色产业区和旅游休闲区。
平原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要与城市中心区、边缘集团、卫星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相结合,合理利用水、土等自然资源,建成点、线、面相结合,网、片、带相协调的高标准防护林体系。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要与道路建设和河渠整治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形成由北京通往外埠的生态走廊和绿色风景线;治沙造林工程要重点提高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流域以及康庄、南口等重点风沙危害区整治水平,基本消除我市境内沙尘源;加快卫星城、小城镇绿化建设,达到园林城镇建设标准;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和重点村庄要按照规划营建一定规模的生态林,逐步实现园林化标准。
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要结合国家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太行山绿化等工程,采取多种造林绿化形式方法,加快绿化步伐,形成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工程,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认真抓好退耕还林工程,注重实效,落实补偿政策,给予农民必要的扶持,切实解决好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继续推进各种景区景点绿化工程建设,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搞好中幼林抚育工程,优化森林结构,增强生态功能。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要始终遵循生态群落演化规律,强化政府行为,提高保护水平。切实保护和利用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合理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加快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繁育网络体系建设,实现生物多样性。